贵族人生|什么是真正的贵族精神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07.18

当人们提及“贵族气质”或是“贵族精神”时,往往会想到诸如“少言”、“大气“、“宽容”、“距离感“、“宠辱不惊”等字眼。那么,这些贵族所共有的品质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共性的共性)呢?答案是肯定的,即禁欲、克己和自我牺牲。

先让我们选取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

     


 当一个人遭遇霉运,心情不好时,其本能反应就是宣泄,对象通常是身边的人,无论亲人、朋友还是不甚熟识的人,以甩脸色、迁怒等方式发脾气以求纾解。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有两个:于己,舒心、压力释放、尽情尽兴;于人,憋屈、窝火、受尽委屈。显而易见,自己舒服的结果是给别人带来痛苦,进而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可能无意识中就引发了别人的反感、厌恶甚至是仇恨。因而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任由自己消化,便成为了最优选择,也是贵族普遍采用的做法,充满了浓郁的克己精神。类似的常见场景还有:容错度低下,在他人犯错误时大动肝火,开车“路怒”等等。


平心而论,很多人都能注意到或是意识到负面情绪的控制问题,虽然可能在实际行动中做得不够好。比较而言,更容易为人所忽视的是正面情绪的控制与管理。


当一个人具备某种优势时,展现甚至炫耀,都是一种本能行为,或说最顺遂自己心理需求的做法,但其反馈也是极为糟糕的:在你不加克制地任由自己的优越感流淌,尽情展现资源优势时,受众的反感和厌恶也达到了顶峰。很无奈,守恒律作为大自然的基本法则,充斥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享受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一个圈子里,无论是校园里的班级、职场的部门,还是临时活动凑聚起来的群体,总会有“人见人爱”的美貌女子。出于人类的喜恶本能,男性会希望与之多接触、交流。与此同时,又不愿看到她与其他异性有过多接触,否则心里就会不好受。基于上述心理,你很难想象以“不给别人带来痛苦和麻烦”为行事原则的贵族,会像广大不懂克制心理欲求的普通人一样,借由一切机会接近这位广受欢迎的异性——除非她是自己未来的妻子。


一位秉具贵族气质者总会给人一种仪态优美的感觉,肩背挺直,没有任何小动作,用俗语来描述就是时刻“端着”,这其实就是一种克己——对松懈体态的克制。松懈通常意味着比紧绷更舒服,比如“含胸驼背”,又比如“抖腿”。美好的仪态莫不是刻苦修炼的结果,这同样是守恒律的一种体现。


上述“条例”还可以继续列举下去,足以写成一本书。可以想见,各方面的条条框框约束下来,“少言”、“宽容”、“距离感”等等就是自然结果了。

图片

贵族这些行为具有禁欲、克己的特征,体验差、违背人类的“享受”本能,可贵族为何还要不约而同地这样做呢?不只一家一户如此,也并没有一本成文的法律或是戒令来强迫贵族这样做——这才是最令人深思的地方。前面分析提到了让他人感到舒服、举手投足呈现美感,但这些绝不足以让人丢弃“享受”的本能,主动受罪求苦。追求性价比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观,每一个人包括贵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利己主义者”,只是后者会更“精致”些。


在天平的一端是禁欲克己,另一端如果仅有呈现美感、愉悦他人,是不足以使天平平衡的,需要放置更重的砝码。这个砝码就是“避免不良后果甚至残酷”,例如前面提及的“引发他人厌恶和仇恨”,但这仅仅算是浅显易见的“显性”不良后果——浅显到连很多普通人都能意识到。除此之外,更有无处不在、隐晦而深奥的“隐性”不良后果——只是这部分需要极深的悟性才能感知到。


对此仅举一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这句古语几乎为每一个人所熟知,但真正理解的却寥寥无几。“死党”、“称兄道弟”、“你我不分”这样甘如醴的“小人之交”,事实上大概率会出问题——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出问题的缘由可以成百上千,一般人都会就事论事地将原因归结到具体事项上,会认为如果不发生某件事或是不那样去处理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不良结果。而具备顶级悟性的人会敏锐地意识到问题出在或说根源在于“甘如醴”的小人之交方式上,出问题是必然而非偶然。进而就会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避免“甘如醴”式的交友,而是适度保持距离,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并把这一智慧传授给下一代。

图片
图片

必须承认,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从概率上来说,也更可能在生活上具有过人的悟性;同时,一个或说一代人所经历的事情是有限的,悟性也并非全时、全领域“满分”的。因而一代人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也是不够的,需要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和传承,一个处事之道臻于完美的贵族才会诞生——这也是“贵族需要三代养成”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贵族的种种行为准则是家族多代精英累积下来的人生智慧,是对各种人生场景的处理方式反复雕琢出来的艺术品。



中国因为自身特殊的文化,造成上千年来贵族阶层以及贵族精神的缺失,这一事实也造成了民众对贵族认识上的偏差,例如欧洲过去的贵族学校,不仅设立大量严苛的规章制度,环境也甚为艰苦:吃的不能过饱,穿的不能过暖,睡在硬板床上,冬天开窗睡觉,洗凉水澡……(当然今天这些情况已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虽然还留有很多遗风,这也正与近百年来欧洲破除世袭贵族制度,贵族文化相应削弱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说到中国人对于贵族的认识偏差,登峰造极的就要数战争中的牺牲了。同样基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欧洲自古以来就实行军事贵族制度(中国历史上从未实行过此种制度),很多贵族子弟十二三岁就会被送到“少年军校”之类的地方接受军事化教育,在本该是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年纪过着一种“斯巴达”式的严酷生活,其凄苦令人想起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在历次战争中,贵族理所当然地扮演主要角色,冲锋在前更是一种传统。其结果就是战争中贵族子弟畸高的阵亡率,以英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几乎每一个家庭在这场战争中都有人员牺牲,而贵族出身的军人阵亡率比平民出身的还要高出一倍,很多家族男丁死绝。而其它国家也“不遑多让”,一战和二战中,无论是贵族传统浓厚的德国、法国,还是相对平民化的苏俄,社会上层子弟的阵亡率莫不超出平民子弟。(事实上,欧洲之外的美国和日本也基本如此,美国虽然从立国之初起就没有实行世袭贵族制度,但作为欧洲人后裔,本质上属于欧洲文化;日本作为东亚地区人类学的孤岛,其自古以来的制度与文化也是与欧洲极其接近,与中国几乎完全相反的。)

古希腊先贤曾定义奴隶为欲望压倒理性之人,反之我们可以很好地定义贵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人之初,性本善/恶”的争论,其实没有比此更适合说明人类动物属性的机会了。动物的特征即为“怎么舒服怎么来”,而经过“驯化”的人则是行事充满顾忌的物种,“知道”不能随心所欲行事。后天的“驯化”越深,规矩就越多,克己就越严重。因而,“人之初”可被视作一只亟待“驯化”的动物,经过后天的“驯化”才会变成人,与“怎么舒服怎么来”的动物区别开。



大多数人都无法意识到,贵族气质/精神其实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理论工具,可以解决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终结很多悬而不决的争论。仅举一例,假使一个中立者面对两派争执: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在社交网络上频繁张贴孩子的照片,后者则认为“个人网络空间自己作主,不感兴趣者可以不看”。中立者会认为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进而将此问题视作一道无解之题。这正是缺乏理论工具的结果,一旦引入“贵族气质”这一“利器”,中立者立刻就能得到令自己满意的解答:一个典型的(欧洲)贵族会怎样做?不同的行为习惯,固然是人类的自由,但这些各自遵从自己内心的行为方式,却并非没有高下之分,而是切实存在“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累积了多代人生智慧,对为人处事之道精雕细琢多个回合,且高度趋同的贵族做法无疑是最优选择,是一种最为先进的文化。事实上,贵族事事克己与自我牺牲所呈现出来的大气与绝俗,永远都是更加富有美感和值得追随的。

图片

“贵族气质”这一工具的强大事实上远超人们想象,单就此文的写作动机而言,却是另有用意。人们在争论问题时,往往都很难说服对方,尤其是历史、政治类的话题,争论之后几乎不会有任何学术意义上的收获和进展,反而会加剧双方的分歧甚至仇恨。这一点需要归咎到最基本的人性缺陷,如果一个人对某个对象(人、群体、国家,或是非生命事物)怀有厌恶、仇恨,那么就难以客观地对其进行评定;同样地,“利益相关”也会对问题探讨的客观性产生扭曲……这些都是典型的“欲望压倒理性”、对个人喜恶不加抑制的体现,亟需“贵族精神”的洗礼。


同时贵族气质/贵族精神并不是说每一位出身贵族的人都具备该品质,而是一种命名法则——这隐含着贵族比之平民有着高得多的概率具备这些品质,即便在贵族群体中也可能连50%都达不到;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民中具备这些“贵族精神”的连1%都不会有。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淦浦管家集团,私人定制管家服务,英式管家培训、管家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