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在不经意时,在记忆的最深处,自然地哼唱起童年的歌谣。哪怕对于老人,故友可能都已模糊,而童年的歌曲却可能随着熟悉的旋律,一字不差的哼唱出来,可见,童谣或者儿歌,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儿歌一直都是不可或缺地存在,不过,尽管他们的存在是那么地自然和必然,但很多家长觉得儿歌太简单了,所以,往往成了催眠曲,或是打发时间的一个小小的工具,并没有从一个教育的高度去理解和认知。其实,简单的儿歌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神奇魅力。
儿歌本就有很多直接的功能作用。儿歌歌词简单直白,容易理解、记忆,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从简单的歌词中,可以认知更多的事物、概念,拓展出更多的知识内容;儿歌的旋律明快,有韵律,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如乐感、节奏感,进而带动孩子一起舞蹈、运动,培养孩子的韵律感、协调性;孩子们唱儿歌时,往往是开心的、快乐的,这个时候,可以培养亲子关系,孩子也更容易接受你想传达的信息;朗朗上口的儿歌,孩子可以轻松掌握,极大地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还可以成为小朋友们之间建立友谊的纽带......你瞧,儿歌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
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告诉你,
今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
装上了新机器,
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国人耳熟能详的儿歌《小燕子》,常常作为催眠曲,伴随着孩子进入梦想。如果只是作为一种美丽的旋律去记忆,真的是太浪费了,我们可以尝试着进行更多的引导。
对于1岁的小宝宝,可以启发让认知:燕子具体是什么,让她看燕子的图片“燕子体型小小的,嘴巴短短的,翅膀尖尖的,窄窄的,最明显的特点是尾巴是凹进去的哦,看,像不像个小剪刀?”相信这样引导后,当你再给孩子唱这首歌催眠时,宝宝就会自然连带出你所讲的燕子的所有概念,这样深刻的重复和强化,是否让你的小宝宝学得比别人更快更多?
宝宝2-3岁的时候,再次哼唱《小燕子》,可以引导更多的问题:“什么是大工厂?什么是新机器?”而5岁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这里是哪里?小燕子为什么年年春天来这里呢?”......由此,可以引导出候鸟、留鸟的概念,候鸟迁徙的原因、时间、路线......
万能的百度可以解决你90%的问题,还有很多智能语音辅助系统,可以帮助你带着宝宝一起寻找答案。对于一个成年人而已,你陪伴宝宝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成长,而对于宝宝,你不断引导的众多的问题,哪怕只有一个、两个触发了他内在的潜能,你可能就打开了一个孩子无限的可能。更重要的不在于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小宝宝,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当宝宝建立起了这个系统,他的自我成长的速度可能超出你的想象......所以,一首《小燕子》可能会成就一位生物学家哦。
白龙马,蹄朝西
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
西天取经上大路
一走就是几万里
什么妖魔鬼怪
什么美女画皮
什么刀山火海
什么陷阱诡计
都挡不住火眼金睛如意棒
护送师徒朝西去。
歌词虽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名词“老虎、眼睛、尾巴”,数次“一、两”,量词“只”,动词“跑”,形容词“快”、“奇怪”,从这简单的韵律中,宝宝可以吸收到这些词应用的精髓。语言学习不是一种逻辑,吸收比理解更重要,这也就是母语为什么与外语会有根本性的区别。
我们甚至可以慢慢改动,带动宝宝变幻出更多的内容:
两只乌龟,两只乌龟,
爬得慢,爬得慢,
一只没有龟壳,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让宝宝了解了,爬与跑的区别,快与慢的对比,慢慢的,相信宝宝自己就可以编歌词了:
三棵大树,三棵大树,
长得高,长得高,
两棵长的直直,一棵长的弯弯;
为什么,为什么。
你看,这里面还可以教到宝宝3-2=1的数学概念呢。
一首《两只老虎》,可以将大量的名称、量词、动词、常识、概念带入,更是可以带动宝宝自己去寻找新的内容去补充,更重要的,相信你的宝宝一定是无限快乐的,因为每天都有新奇的东西让他充满了激情,所谓的调皮、捣蛋,实在是宝宝无处宣泄的精力的释放啊。同时,让宝宝学会思考,“老虎应该有2只眼睛呀,应该都有尾巴啊,所以,只有1只眼睛的老虎,和没有尾巴的老虎,是奇怪的,可是,这个老虎为什么只有1只眼睛啊,那个老虎的尾巴哪里去了呢?”
成年人的世界已经将太多的现象视为自然和理所当然,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就像那只树上掉落的苹果,历史长河,茫茫人海,只引起了一个叫牛顿的人的思考,从而让他激发出探索的动力,发现了万有引力。
发现是发展的源泉,好奇是探索的动力。物件
都只是工具,刀仍是那把刀,在樵夫手里,是砍柴的工具;在剑客手里,是高深的武器;而到了厨师手里,可以做出精美的菜肴。所以,儿歌岂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怎样发挥,还是在于带教的能力,谁又能说得准,你的宝宝,会不会因为一首儿歌,未来能成为另一个“牛顿”呢?
如果您需要儿童教育管家培训或者招聘儿童家庭教育管家,请致电上海淦浦管家https://www.zgpbutlers.com/